江西工业情况
重塑辉煌 南昌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1-07-02      来源:南昌日报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塑南昌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城市发展的现实支撑在产业、前途未来在产业、依托依靠在产业。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当前,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争夺的新战略制高点。
 

  南昌 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南昌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造工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塑造南昌制造新优势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南昌将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力打造三大国际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四大全国性优势制造基地、九条标志性产业链,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夯实南昌工业经济发展支柱,重塑南昌制造辉煌。
 

  三大国际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四大全国性优势制造基地为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基地;九条标志性产业链为虚拟现实、移动智能终端、LED、5G、中医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链。
 

  下一步,南昌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及产业链提升行动——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虚拟现实、5G等产业为重点,加大工业软件、微机电系统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强弱项、补短板力度,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南昌还将大力发展国际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南昌是打响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发展第一枪的城市,今后,南昌还将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业等,重点打造VR、移动智能终端、LED和5G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为动力,以产业大环境塑造为支撑,持续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同时,到2025年,南昌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面,VR 、移动智能终端、LED 、5G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 1000亿元、 25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在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方面,中医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30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方面,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航空产业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3000亿元、2000亿元。
 

  在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方面,南昌市将坚持智能化、创意化、高端化、品牌化原则,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推动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食品方面,南昌市将推动规模化、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全市食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绿色食品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现代针纺方面,南昌市将推广印染全流程智能化、印染清洁化等纺织新技术,打造全省纺织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到2025年,现代针纺营业收入力争突破600亿元;新型材料方面,南昌市将引导铝型材由民用型材向工业型材、初级产品加工向终端产品(高端集成门窗)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多功能建筑材料、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的特需建材产品和装配式部品部件等新型建材,到2025年,新型材料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在机电装备方面,南昌市将到2025年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200亿元。
 

铸造南昌服务新品牌
 

   今后,南昌将继续健全省会特质的服务经济体系,全面优化服务布局,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半径,全力打造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创新创意中心、综合消费中心,进一步提升“南昌服务”影响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方面,南昌将聚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加速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创新创意、总部运营、楼宇经济、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
 

  以现代金融业为例,南昌将全力做强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引导重点总部、投融资和金融后台项目加快向红谷滩聚集,建设金融后台基地和数字金融聚集地。延伸布局金融大数据、智慧金融等各类新兴金融企业。重点推进平安金融中心、中国人寿江西分公司办公大楼、南昌金投集团总部大楼等一批金融总部项目建设,打造“立足江西、对标沪深、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中部新兴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
 

  下一步,南昌还将围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继续做强“文物博览”“八一传承”等国际性产品,做优“绿色生态”“历史街区”等标杆性产品,做精“梅湖文艺”“农耕休闲”等主题型旅游产品。实施文旅融合示范工程,围绕“海昏侯国遗址”“八一起义”“滕王阁”“八大山人”等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全域旅游。
 

  同时,南昌将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支持江中集团、济民可信、汇仁药业等企业发展中医保健、健康管理、医疗美容等健康服务和基因检测、干细胞研发应用等高端医学服务,促进服务业向新的领域发展。
 

做强产业发展“主战场”
 

  为支持园区经济做大做强,南昌将支持国家级开发区与其他开发区联动设立“飞地园区”,鼓励与沿海地区开发区共建“飞地园区”,探索“双飞地”发展模式,推进“沿海研发+南昌制造”有效互动。
 

  2017年6月,南昌高新区与进贤县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合作共建南昌高新区进贤产业园,该园区是南昌市首个“飞地经济”园区,也是全市唯一的PCB环保产业园区。
 

  青山湖区与进贤县共同打造的“飞地经济”将紧随其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企业外贸订单大幅下降,优化升级工作更加迫切。又介于青山湖区大部分中小针纺企业都集中在罗家、昌东地区,随着高铁东站落户和旧改征迁加速,一大批中小针纺企业面临厂房拆迁、企业搬迁问题。与此同时,进贤县急需产业经济带动发展,针纺企业恰好能够填补进贤县针纺产业的空白。双方地缘接近,一拍即合。为拓展发展空间,青山湖区拟与进贤县共同打造“飞地经济”产业园。目前,产业园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不论是“总部经济”还是“飞地经济”,南昌做强产业发展“主战场”的发展目标始终不变。未来,南昌将以总量指标前移、效益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全面创新提升开发区能级,培育一批超千亿工业园,发展一批特色工业园,打造支撑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平台。
 

  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南昌将深入推进开发区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大力实施优势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僵尸”企业“出清”、低效低质企业出园,加快特色工业园区首位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园区企业和项目技术水平、投资效益和盈利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国家级开发区进位赶超计划。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快落实“标准地”要求,建立以亩均产出为导向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推动进贤产业园、安义工业园等扩区调区。完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增强创新功能,优化生态布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宜产宜居生态开发区。
 

  1000亿元
 

  到2023年,全市5G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航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到2025年,VR产业营业收入达1000亿元。
 

  2万亿元
 

  加快推进向塘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发展汽车物流、公路货运、铁路运输、制造业物流、大宗产品物流等,建成南方地区公路零担、快件集散(分拨)中心。到202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近2万亿元,全市A级物流企业超过60家。
 

  800亿元
 

  南昌全力做强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引导重点总部、投融资和金融后台项目加快向红谷滩聚集,建设金融后台基地和数字金融聚集地。力争到 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
 

全力打造“三个高地”
 

重塑“南昌制造”辉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重塑“南昌制造”辉煌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和关键点。
 

  南昌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抓住数字经济机会窗口,把握供应链产业链重构机遇,发挥优势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内陆双向开放“三个高地”,坚定不移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南昌在虚拟现实、移动物联网、硅衬底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已取得先发优势,为实现经济发展“变道超车”“换车超车”增添了新动能。
 

  南昌要依托打造“三个高地”的目标,在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上作示范、勇争先,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数字经济、航空等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等国家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南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放大战略集成效应、扩大有效需求、提升发展势能,努力把南昌打造成全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