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情况
重塑工业新辉煌 九江启动“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1-05-18      来源:央广网
    九江是江西的老工业基地,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颗钉子、第一块肥皂、第一艘轮船等多项工业第一都诞生于九江,“九江制造”一度成为江西工业的代名词。“工业崛起之梦”一直伴随着九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十三五”以来,九江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持续发挥全省工业重镇引领示范作用,工业经济取得了卓越成效,工业税收持续位居全省首位,产业转型发展全省做示范,工业绿色发展全省勇争先。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九江市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牢固树立“不争先进、就是落后”“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抢先机、就有危机”的理念,全面开启“实施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不懈保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以工业辉煌重振九江辉煌。
 

工业是九江的脊梁 三年发展至关重要
 

  过去,工业是九江的荣光;现在,工业是九江的脊梁;未来,工业是九江的希望。
 

  当前,工业方面涌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逻辑,特别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一轮区域竞争已经开启。进入“十四五”时期,九江工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跨越式发展窗口期。
 

  “九江工业要创造新的辉煌,要在全省、长江流域争得‘应有地位’,这三年非常关键、至关重要。”在4月29日召开的《九江市实施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九江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建文介绍,实施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是贯彻中央、省市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重塑九江工业新辉煌的关键一招,是“十四五”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结合九江工业实际,该市对未来三年九江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再定位、措施再梳理、保障再强化,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为“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科学制定目标 到2023年全面实现“三个新跨越”
 

  近期,该市正式印发了《九江市实施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九江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塑九江工业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到2023年全面实现“三个新跨越”总体目标。
 

  规模总量实现新跨越。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奋力打造万亿临港产业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工业税收力争三年翻番,打造全省工业第一重镇。工业总量在沿江五个同类城市(宜昌、岳阳、九江、芜湖、扬州)中实现进位1~2位。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实现“1515”目标,即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10户、营业收入过50亿企业50户、上市企业10户、税收过亿企业50户。
 

  发展质量实现新跨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户以上,总户数进入全省前三。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专项行动,实现智能应用 “十百千”目标,即:培育10户省级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00个市级智能示范工厂、300个市级智能示范车间,3000户以上企业上云入网进平台。
 

  产业培育实现新跨越。全力打造国家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新兴产业集聚高地。通过3年左右,全市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全部过千亿。着力打造“一都三基地”,即世界硅都、中国最大纤维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长江经济带千亿级石化芳烃产业基地。关于工业营业收入、规上企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主要指标三年目标,九江分解到了县(市、区)、年度,落实主体责任,实现按时推进,确保完成目标。
 

细化工作举措 全面启动实施“六大工程”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九江市提出了全面启动实施产业提档、招商提效、项目提速、企业提能、园区提标、保障提升‘六大工程’。”傅建文说,这些工作举措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指导性。
 

  实施产业提档工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重塑九江工业新辉煌的中坚力量。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计划,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共同体。
 

  实施招商提效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招商大突破带动工业大发展。大力推行“园区+投融资公司+投资基金+项目+产业”招商模式。聚焦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突出招引“5020”项目和产业链项目。
 

  实施项目提速工程。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大会战”工业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重大产业链龙头项目为牵引,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实施企业提能工程。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及50亿元、税收过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深入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研究院。
 

  实施园区提标工程。推行“开发区+投融资公司”运营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分类推进园区产业提能升级,国家级园区重点打造2~3个主题产业园,省级园区重点打造1~2个主题产业园,实现“一园一主业一特色”。
 

  实施保障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千亿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深入推进政校企合作对接。建立工业专项扶持资金与工业税收挂钩的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建立100亿规模的智能制造等工业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
 

  同时,切实强化组织实施。把工业发展情况列入对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评价内容,把懂经济、知产业、善操作、敢担当、能吃苦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和园区建设一线;实行高位调度,建立市主要领导“推进工业季”季度例会制度和分管领导“服务企业月”月度联系会议制,建立经济运行季度“红黄榜”制度;强化企业帮扶,开展“纾困惠企”行动,建立政策直通车、政策兑现等工作机制,推动减税降费、纾困惠企各项政策直惠企业,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活动;强化考核激励,提高工业考核权重,制订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设立企业、企业家、市直单位、县(市、区)四大类共19个方面奖项。